机械-吃货朋友们请注意,别被包装袋忽悠啦
【中国包装网讯】爱吃零食的朋友,在大快朵颐的时候,可能曾偶尔将眼光扫过那些精美的包装,在1丝疑惑以后,继续自己的美味之旅。让他们疑惑的,常常是包装袋上那些让他眩晕的名词,如"反式脂肪酸"。
这个因潜伏在人造奶油中,并且对健康有害的名词,正在被人们所熟知。吃货们很快发现,不但是蛋糕中有"反式脂肪酸",在夹心饼干、蛋黄派、薯片等零食中,这类有害物质都在披着马甲潜伏着。吃货们痛苦地发出疑问,难道这些零食都不能吃了吗?营养专家说,反式脂肪酸确切不能过量食用,但也没必要太过恐慌,逐日少食即可。
配料表上的名词是有害物质的"马甲"
"吃货们请注意,你们以为反式脂肪酸只有在人造奶油中存在吗?翻开零食的配料表吧,如果上面出现氢化植物油、植脂末、代可可脂、食用植物油、植物精炼油等就意味着食品中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,上述名词根本就是披着'马甲'的反式脂肪酸!"网友"罗罗莉莉的老公"的帖子在网上引发热议。
"顺手拿起边上的蛋黄派1看,植脂末、植物精炼油全中啊!"网友"黑滴黑"说。
专家说,植物油经过氢化以后风味改变,更容易塑形且保质期更长,但是氢化植物油脂在进行烘烤、油炸时,部分脂肪会改变成反式脂肪酸。但由于反式脂肪酸在人体内是完全不被接受的,过量食用会引发肿瘤、哮喘、糖尿病或过敏等1些症状。如果怀孕期间妇女食用过量,也许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。
配料表中成分多 畅销零食纷纭"中招"
商店中销售的面包、沙琪玛、薯片、饼干等13种零食,配料中都含有氢化植物油、代可可脂等成分。
1款"提拉米苏"蛋糕配料表中,植物油、起酥油、氢化植物油赫然在列,配料表中的成分达19种,其中食品添加剂包括了16种,加起来1共有35种配料。
很多吃货爱好的巧克力威化饼成分也非常复杂,配料表中明确标注"代可可脂(含氢化植物油)",配料也多达21种。而植脂末一样成了咖啡、奶茶、麦片等商品的"标配",1款销量非常好的速溶咖啡配料中,植脂末列在配料的第2位,括号中标注着"葡萄糖浆棚户区拆迁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,氢化植物油,稳定剂"等成分。
同时很多零食也打上了"零反式脂肪酸"的标签,可配料表中仍然可看到氢化植物油、植脂末的身影,1标为"非油炸、零反式脂肪酸"的薯片,营养成分表中列出脂肪含量13克,其中反式脂肪酸为0克。但在配料表中排在第2位的是氢化植物油,而这也是产生反式脂肪酸的首恶。
含量有标准 少吃危害不大
食品配料表中明明标注了能产生反式脂肪酸的"氢化植物油",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还能标注为"0"吗?
专家解释说,今年1月,我国开始实行食品营养标签新国标,按规定,所有产品都要标注产品的脂肪、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钠的含量,如果配料表中含有氢化植物油或使用了含反式脂肪酸的物质,营养成分表中要标注其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。
"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反式脂肪酸逐日摄取量不能超过总能量的1%,依照这个标准,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.3克,即可标注为0。"蔡红琳说,比如100克的饼干中含有0.2克的反式脂肪酸,该饼干仍可标注"零反式脂肪酸",这表示该零食的添加量不大,在标准范围之内。
专家提示,市面上,超过30%的派类点心,反式脂肪酸含量都在2%以上。反式脂肪酸逐日摄取量不能超过总能量的1%,即大约每天不超过2克。如果每天吃3个这样的派,反式脂肪酸摄取就极易超标。"消费者也不要过于担心,只要控制好量,少吃1点,对身体的危害也不会太大。"
"0脂肪"饮料 也1样会引发肥胖
市面上销售的"0脂肪"饮料,牢牢捉住了消费者"脂肪越少越健康"的心理,让人心甘甘心为其产品买单。但"0脂肪"饮料里的高糖分也1样会引发肥胖。
蒙牛、光明、伊利等几大知名品牌都有"0脂肪"酸奶品种。这类产品也遭到了很多爱漂亮女士的青睐:"可能就是由于它写了零脂肪,还是会常常喝。"
对比相干产品的营养成分表发现,虽然脂肪含量的确为零,但碳水化合物、能量等成分的含量其实不是如此。郑州人民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张晴告知记者说:"这类所谓的零脂肪饮料,它虽然脂肪含量低工厂围墙能强拆吗,但是糖分含量多,那么碳水化合物比较高,它的总能量呢相对来说摄获得太高,长时间大量地喝也会导致肥胖,所以说脂肪其实不是唯1的1个条件。"
同时商家并未将"0脂肪"与减肥明显联系到1起,只是在相干的显眼处标明了"0脂肪无负担"等字样。专家解析说:"根据这个标签的情况,它是明确标示零脂肪,但是它在营养标签里也标示了脂肪含量为零,这个标签应当是没问题的。"